北大的批判

1、“言有易,言无难”。你看到一样东西就可以说“有”,这很容易。但要说“无”,则必须看到所有东西才敢说。

说的真好。表达赞同相对反对来说,要简单一些。但现实生活中,赞同的少,反对的多,因为反对显得自己很博学,但实际上更多时候暴露了自己的无知。

谨记。

2、大学是为学生未来打造的人生框架,而不仅仅是职业框架。不能舍本逐末,让学生为了一个手艺而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

强烈认同这句话。精神上的收获会极大放大物质满足带来的愉悦感。反之,通过物质满足来愉悦精神却不长久。

3、苏格拉底的名言,我一无所知。我唯一比你们知道得多的东西,就是知道我不知道。

这句话跟赵元任老师的批语“言有易,言无难”何其相似。苏格拉底不知道的底气就来源于他知道的很多。

4、大学里学的什么东西是有用的,什么是没用的?我看最好的判断是看你想不想学。当你想学时,就说明所学的东西满足了你心灵的渴望,是“有用的”。

你选择你一个最喜欢的东西,看看你干自己最喜欢的事情能干的多么出色。这才是检验你才能的一把尺子,也是对你最好的训练。

5、人们对常青藤子弟最典型的告诫是:没人在乎你20岁时在哪所学校读书。人们在乎的是你成就了什么,你改变了什么。

现实生活中,大家对第一学历却非常看重。很多公司竟然对第二学历不屑一顾。可能他们原生的最优秀吧。这种用人方式真的让人无语。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是不是有很多普通学校的学生在混日子,而不是认真学习,导致市场中才会出现如此现象。

6、精英就是“出众”,但“出众”者如果脱离民众就不是精英。换句话说,越是精英越“出众”也,也越加长了自己和普通百姓的距离,所以越需要具有超越这样的距离,和老百姓合一的能力。

这段话有点绕,但是一琢磨,真的很有见地。。。出众的人如果脱离了普通人,就不能显示出他出众的能力,既然泯然众人,那就不是精英了。为了保持自己出众的地位,只能与老百姓站在一起,超越差距,帮助他人,改变他人,这才是社会的精英。

7、大学不是大楼,也不是大师,而是一个小社会,一个学术共同体,甚至是一个教育的乌托邦。上大学仅去大师的课上听讲是不够的,闭门只读圣贤书也是不够的,而必须作为共同体的成员,彼此之间不停的交流、互动、自我管理,促进自己的人格发育和知识的成长。

讨论、沟通、互动、探讨这是大学应有之义。


评论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