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马歇尔计划悖论:欧洲能承受四年的特朗普式冲击吗?

经济学人》,欧盟已成为MAGA(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攻击目标。11月的美国大选与唐纳德·特朗普1月20日的就职典礼之间的十一周内,欧洲热议如何让自己“防特朗普化”。如今,这一想法显得多么天真可笑。


在厚重的报告和令人皱眉的座谈会上,官员们认真思考如何确保“让美国再次伟大”不会意味着“让欧洲遭殃”。遗憾的是,这一切都未能奏效。巴黎、柏林和布鲁塞尔制定的应对计划假定特朗普会重拾他过去的老生常谈:抱怨欧洲的贸易顺差和疲软的国防开支,也许还会讽刺欧盟监管大型科技公司的方式。然而,现实的发展却出乎意料:试图收购格陵兰,美国官员以黑帮手段敲诈乌克兰的矿产资源,与俄罗斯高层外交互动频繁,而华盛顿的新贵们则公然支持德国一个容纳纳粹倾向政客的政党。未来的47个月,还得继续忍受这些。

欧洲高层曾希望,能在2月14日于慕尼黑举办的安全大会上,与特朗普新团队成员面对面交流,以缓解尴尬局面。然而,结果却适得其反。美国副总统J.D.万斯本可以借此机会发表演讲,探讨在俄罗斯侵略的时代,美国与其长期盟友如何更紧密合作。但他却选择批判东道主的“劣质生活方式”。他痛斥欧洲妨碍言论自由,在移民控制方面作为不力,并“审查”民族主义政治人物。过去三年,欧洲人一直忧虑乌克兰在俄罗斯手中的命运,并担心波罗的海国家会成为下一个目标。但万斯却表示:“在欧洲,我最担心的威胁不是俄罗斯,不是中国,也不是任何外部势力……而是内部威胁。”

什么?!

对万斯演讲的反应从困惑到愤怒,最终演变为恐慌。这不仅仅是因为欧洲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被这样说教的口吻让他们联想到昔日宗主国训斥殖民地的场景。更严重的是,欧洲人开始质疑,将自己的安全寄托于当今的美国是否明智。在一次安全会议上——距离乌克兰比华盛顿到芝加哥还要近的地方——有人竟然暗示,如果欧洲的价值观与MAGA(让美国再次伟大)不兼容,美国就可能不再愿意保卫欧洲,这需要何等特殊的政治家才能做到?竞选期间,万斯曾随意提出,如果欧洲试图监管X(即社交媒体平台,由特朗普的重要支持者埃隆·马斯克拥有),美国就应退出北约。如果那句话是一次警告射击,那么他在慕尼黑的演讲便是一枚直接击中跨大西洋关系核心的鱼雷。

一场充满误导的指责

万斯的批判之所以让欧洲感到刺痛,并不是因为它来自朋友的犀利忠告,而是因为其中大部分内容根本站不住脚,仿佛是从互联网阴暗角落搜罗来的陈词滥调。欧洲在言论自由方面的确比美国管控更严格,但主要限制的内容是社交媒体上的垃圾信息,例如恐怖主义内容、强奸视频和俄罗斯宣传内容——即便是自由派人士也认为这些应受监管。而声称极右翼政党受到“审查”也站不住脚——毕竟,欧洲已有许多这类政党进入政府,而德国的极右翼政党“德国选择党”在2月23日的选举中可能获得超过20%的选票。(就在万斯接见该党候选人艾丽丝·魏德尔两天后,她还参加了一场全国电视辩论——这可不叫“审查”。)诚然,一些中间派政党在移民问题上误判了民意,因此在选举中受到惩罚。但这恰恰体现了民主制度的运作方式。

至于某些政党选择不与极端民族主义者结盟,这或许是拙劣的政治决策,但绝非不民主。(万斯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他的共和党完全不愿与民主党合作,而后者在去年11月的总统选举中获得了超过48%的选票。)当他的上司因美联社称“墨西哥湾”为“墨西哥湾”而将其赶出白宫时,万斯却大谈特谈言论自由,时机之荒谬,不言而喻。在整个演讲中,他唯一稍有说服力(标准极低)的一点,是质疑罗马尼亚当局在11月取消一场选举的决定——该选举第一轮由一名疑似受俄罗斯支持的民粹候选人领先。但这个批评来自一个仍坚持特朗普“2020年美国大选被窃取”谎言的人,实在令人讽刺。

他来了,他看了,他痛骂了一番

在万斯的谩骂中,有一句特别引发布鲁塞尔的焦虑。他嘲讽地称“欧盟委员”为“EU commissars”(欧盟委员的贬义说法,带有苏联“人民委员”的意味),这让人重新担忧MAGA阵营对欧盟怀有深深的敌意。这一点并不令人意外。毕竟,正是欧盟代表其27个成员国处理贸易事务。而这些被称为“委员”(commissioners)的官员,正是执行那些让万斯和马斯克感到愤怒的社交媒体规则的人。在拜登政府时期,白宫与欧盟委员会在对俄制裁等事务上展开了密切合作,使布鲁塞尔官员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如果特朗普政府如预期般疏远欧盟,欧洲的治理方式将受到长期影响。

在慕尼黑会议之前,许多欧洲人担心会被他们最重要的盟友冷落。例如,一些政界人士曾希望说服万斯,让欧洲在俄乌和谈中占有一席之地。欧洲领导人不断召开紧急峰会,思考下一步该怎么做。过去,这些讨论的焦点是如何应对俄罗斯。如今,真正的问题是——该如何应对美国。

评论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