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研究——如何做好项目路演?
每一个接触做投资的或者项目创始团队,都会经历“路演”这个事情。有的人把项目说的清清楚楚,条理清晰;有的人却胡搅蛮缠,讲的云山雾绕,不知所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根本原因是对自己的项目不了解。
最近一直在瞎忙活,到处看项目,像特种兵似的,下午火车,晚上到;第二天看完项目,晚上坐火车到家,有点脚不着地。看似这么忙,可能也没有啥收获,这就是目前现状。但是不忙的,肯定没有收获,人生就是这么两难。
不过最近在看项目开会的时候,我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优秀的路演能力,是一个项目能否融资成功的关键。优秀的路演并不是说口才好,会忽悠,而是指他对项目的理解、把控及未来发展都非常清晰。有战略,有规划;有宏观,能落地。
我以我遇到的两个天使轮项目为例,给大家说说我看到的情况。一个是做医疗机器人的,一个是做卫星制造的。两个人的履历完全不同,医疗创始人80后,正规大学毕业,我就不写具体校名了;卫星创始人年龄偏大,军校毕业。两个人的路演风格完全不同,结果迥异。
我先讲讲医疗机器人的情况,他首先讲了自己所在的行业是什么样的,比如这些人所研究的产品是不是有价值,有的他认可,有的他也直言不讳,不认可。正因为不认可,所以他自己出来创业,他的解决思路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做是可以的。除了他这个解决方式之外,其他的产品是怎么解决的,利弊各是什么,他表达的很清晰,逻辑是自洽的。其次,他也讲了自己为什么能做出这个产品,技术能力、资源禀赋、资金情况,等等他都说了一遍,感觉思路很清晰。当然,我们并不是听完他讲的,就去投资,还要回来验证。其次,他再介绍一下目前他们团队的情况,全职是什么样的,兼职是什么样的,为什么现在还在兼职,什么时候全职加入,他都给了一个解答。最后,也聊到了公司未来的规划,即每个阶段的节点是什么,里程碑有哪些?毕竟天使轮项目,也不能立马要求他能挣钱。但是作为投资方,我们需要了解创始人的规划是什么,不能全是臆想,走到哪是哪,肯定是不行的。整体上来说,创始人把信息说清楚了,投资人想了解的基础问题可以得到初步解答了。
当然,我作为中介机构,也提了一些建议。第一,对于行业的分析,其实不用这么多,这么详细,一般来说,来做访谈的机构,基本上对于行业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了,不用在这方面浪费过多笔墨。等真正立项的时候,可以提供更多行业相关资料,毕竟不是每一个投委都对行业有清晰的认知;第二,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要有清晰的战略以及每年的里程碑目标,这个一定要说清楚,第一年什么目标,第二年达到什么目标,一定要说清楚讲明白,投资人需要把这个搞清楚,他们也是判断,你能不能达到;第三,对于团队,要有合理的安排。全职、兼职;研发、商务;大厂、普通这些要想好。像这种初创团队,人才是第一位的。但如何管理这么多人,是需要有强大的管理能力的。第四,对于创始人的过往经历,要多说一点,毕竟你是公司领头羊,投资人需要对你的能力下限与上限做个判断,只有研发能力是不行的,最起码你得有管理团队的能力,要有上下兼容的能力。第五,就是资金使用情况。一个不会花钱的管理团队是走不长远的。什么钱该花,什么钱不该花,要做好规划。这个真的很难。对于这个项目,我认为这几个问题,如果说清楚,说明白,拿到融资是不难的。
对于,第二个项目,我只能望洋兴叹了。这已经脱离我的认知边界了。首先对方一上来讲的是国家宏观政策,讲到卫星制造企业最差最差的归宿也是国家兜底。当我听到这个结论的时候,我就懵逼了。你一个民营初创的企业,毛都没有,你经营不好,国家还跟你兜底,凭啥啊。我没有get到这个逻辑,真的是十万个为什么。然后对方又讲到投资人的钱不是大风刮来的,这个项目肯定不会让大家亏钱,但是怎么才能不亏钱,没有细节,不说。我在想,难道是因为国家兜底的缘故;其次,关于他们的团队,目前都是保密阶段,反正都是行业大咖,都是学术领头人。当我们问到,他们是以全职还是兼职身份加入到公司的时候。创始人给我们上了一课,也让我学习了。他说你怎么定义全职兼职,这个人全职上班,天天摸鱼,这样的全职有意义吗?人家不来公司上班,天天想着我们公司的事情,这难道不叫全职吗?我深感惭愧,原来全职兼职是这样定义的。最后,当我们问到,你这个卫星怎么制造的,用来干什么,估值如何的时候。对方说,我们这个卫星制造都已经建好工厂了,就等着资金进来开工了。我们预计每年发20-30颗。我当时真的震惊了。中国从2020年-2024年,每年发射了也就是100多颗。下图是我找的资料。好家伙,这哥们张口就能发射这么多,真得顶礼膜拜了。
年份 |
火箭发射估计数量 |
卫星发射估计数量 |
2020 |
39 |
82-89 |
2021 |
55 |
>100 |
2022 |
>60 |
>120 |
2023 |
67 |
221 |
2024 |
68 |
>80 |
当然,我只是怀疑。但是我不能否定,说不定人家真的能搞定了。但是说到最后,我还是没有搞明白,他要制造的卫星是什么样的,他的商业模式是什么的,谁来买?实在被问的着急了,说了一句,咱们是初次沟通,还不能告诉我们。毕竟只是一个小fa机构。我想,说的也是。我们啥都没有,人家也不会告诉我们太多。
我们换个角度分析,单纯从路演这个环节拆解,你会发现,跟他一个多小时的沟通,我们没有得到任何有用的信息,干的啥,不知道;有什么优势,不清晰;团队如何,云里雾里;未来发展,没有。我在想,是不是当面沟通,效果会更好一些。也有可能还有其他原因,不屑于跟我们说清楚,反正在我看来,这个项目完全不值得跟进。
综合来说,做好一个好的路演,不容易,你要准备很多资料应对投资人合理的、不合理的提问;你要对公司发展有清晰的规划;你要了解公司如何花钱省钱;还有你要有自信,但是自信与自大,有时候就一步之隔。
无论如何,致敬每一位创业者,正是你们的存在,才推动社会不断前行,祝福每一位创业者。
评论